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2017年动力电池降价20%以上已经成为定局,只是如何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这个降价目标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的当务之急。今天,达内嵌入式培训老师就给大家讲一讲,夹缝中求生存,动力电池该“如何存活”?
随着新能源发展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新能源电动车辆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国家亦推出多项措施助力该行业的成长。相关机构预测,2017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超过80万辆。从长远发展看,未来十年内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将继续保持着迅猛的增长势头。
动力电池降成本诉求日益迫切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激增,带来动了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及对上游相关材料的旺盛需求,给上中下游整个产业链都带来了发展机会,尤其拉动了动力电池产业的高速发展。
做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高性能动力电池技术,如果无法实现重大突破,会严重影响新能源车的规模推广。从目前情况来看,动力电池技术有着长寿命、低成本、大负载、恶劣环境工作能力、高能量密度以及支持充电的发展瓶颈及应用需求。
而其中的低成本则是决定动力电池能否实现增长的关键所在,业内预估到2020年电池的价格要做到1元/Wh以下。与此同时,电池的低成本化也带来了对电池材料技术进步的要求。然而不管怎样,动力电池想要实现规模推广,必须先要过“成本关”。
现阶段,新能源车对政策依赖过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新能源车普遍售价较高,即使享受国家和地方双重补贴后,其终端售价也要高于传统燃油车价格。
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实际上,新能源车成本的一半来自于动力电池,可以说,降低动力电池成本是破解新能源整车成本过高的“良品”。所以如何控制好动力电池的成本,使其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锂电池产业的竞争关键。
( 以上内容来源于21ic)
达内嵌入式培训,有专业的授课老师,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欢迎大家来昆明达内培训机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