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今年的高考比较特别,除了是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的日子,还迎来了两位非人类考生——由两家科技企业提供的智能机器人,以两种不同的训练方式,参加了第一天的数学考试。虽然成绩不一,没有如预期般打败人类考生,但依旧引发了很多讨论。
不过,这些讨论实际上有些陈词滥调了,无论就是人工智能将颠覆人类,老师要下岗,或是人工智能将干掉学区房。后者不敢说,但要老师下岗,却恰恰是最不可能的事。
这并非是人工智能在教育上不如人类老师。而是因为,诸如老师、护士这类职业,它更大的价值,在于它们需要人类情感上的付出。老师与学生,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才是这份职业最值得珍惜的部分。就目前而言,无论人工智能多么出色,它们或许可以颠覆教育方式,但最终还是只能扮演辅助性的角色。
话说回来,这次参加高考的机器人,虽然选择了计算较多的数学作为考试科目,但实际上,让人工智能解答数学题,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关键就在于它需要去理解题目的意思。这也就是涉及到多层次的自然语言理解:在最初理解文字后,要转换成机器能理解的语言;而数学解题则需要进行逻辑推理,生成相关的解题公式;之后计算过程中,需要把一些有关现实世界的常识用来理解自然语言中隐去的部分,比如,要让AI清晰地“理解”圆周率是3.14,并不容易。
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却涉及了自然语言处理、语义表达、数学推理等多方面的问题;此外,这其中还涉及包括更多交互上的技术、图像识别功能。
这就是现在人工智能的现状。从长远来说,人工智能将改变世界,但这个过程,恐怕不会是现在很多文字所渲染的。正如机器人参考高考,绝不是为了证明它比人类更强;AlphaGo和人类围棋高手下棋,也不是为了打败人类。这些并不能证明什么。最终,它们的技术都只会转化成实际的应用,让人类在相应的领域得到服务、帮助。
(以上内容来源于新京报)
想要学习it技术吗?快来昆明it培训机构吧,昆明达内it培训机构助你实现梦想!
现提供在线免费体验课程,编辑短信:姓名+电话+想要学习课程→18087159764,我们将免费试听券发送给你,您可以就近试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课程介绍。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18087159764
微信:18487146383
网站:http://km.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