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下面昆明达内小编跟大家分享WebView缓存原理,WebView自带的浏览器协议支持的缓存,在不同的系统版本上,位置是不一样的。也许除了我root过的4.4、5.1以外,其他版本系统的WebView自带缓存还可能存在于不同的目录里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WebView的背景。
一、背景
现在的App开发,或多或少都会用到Hybrid模式,到了WebView这边,经常会加载一些js文件(例如和WebView用来Native通信的bridge.js),而这些js文件不会经常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希望js在WebView里面加载一次之后,如果js没有发生变化,下次就不用再发起网络请求去加载,从而减少流量和资源的占用。那么有什么方式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呢?先得从WebView的缓存原理入手。
二、WebView的缓存类型
WebView主要包括两类缓存,一类是浏览器自带的网页数据缓存,这是所有的浏览器都支持的、由HTTP协议定义的缓存;另一类是H5缓存,这是由web页面的开发者设置的,H5缓存主要包括了App Cache、DOM Storage、Local Storage、Web SQL Database存储机制等,这里我们主要介绍App Cache来缓存js文件。
三、浏览器自带的网页数据缓存
1.工作原理
浏览器缓存机制是通过HTTP协议Header里的Cache-Control(或Expires)和Last-Modified(或Etag)等字段来控制文件缓存的机制。
2.WebView如何设置才能支持上面的协议
由上面的介绍可知,只要是个主流的、合格的浏览器,都应该能够支持HTTP协议层面的这几个字段。这不是我们开发者可以修改的,也不是我们应该修改的配置。在Android上,我们的WebView也支持这几个字段。
3.在手机里面的存储路径
浏览器默认缓存下来的文件是怎么被存储到了哪里呢?这个问题在接触到WebView以来,就一直是一个谜题。
详情请登陆昆明达内培训官网:http://km.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