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达内培训小编谈为何人员流动成常态?人员的稀缺性及高流动性推动人工智能人才价格的飞速上涨,在这场人工智能人才的“军备竞赛”中,用高薪吸引资深专家及高校科研人员已经成为了高科技企业的常用手段。
2013年谷歌出重金邀请Geoffrey Hinton加入谷歌大脑团队。当时Geoffrey Hinton的公司DNNresearch没有产品且只有三人。苹果的招数和谷歌是一样的,在2016年收购了Guestrin在西雅图创办的一家名为Turi的人工智能公司。
另外,人才需求激增也使科技公司渐渐将目光瞄准各大高校AI领域的顶尖学术人才。2013年,Facebook挖到深度学习三大领袖级学者之一纽约大学教授Yann LeCun担任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谷歌在蒙特利尔大学投资了450万美元;英特尔捐赠了150万美元,在佐治亚理工大学建立机器学习和网络安全研究中心。
在国内,著名的AI人才争夺案例当属吴恩达加盟百度。吴恩达曾于2010年加入Google X Lab,并在2011年负责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神经网络“谷歌大脑”。
不过在人工智能大潮的冲刷下,挖过来的人才最终也不一定是自己的。以百度为例,在成功挖到吴恩达之后,2015年6月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余凯宣布离职创业。在今年3月份吴恩达也宣布离职,随后百度高级副总裁(原无人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宣布离职,再加上此前离职的张潼,百度人工智能顶级人才纷纷出走。在国内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市场上,百度扮演了“黄埔军校”的悲情角色。
为什么这些公司要花大价钱买人才?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徐立博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买人才就是买未来。“当时谷歌花了4亿英镑买了DeepMind这家公司的时候,全世界只有50个人真正懂得深度学习的引擎设计,其中有12个是在DeepMind,所以谷歌其实买的是未来的引擎设计。”
为何AI人才需求这么大?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买人才就是买未来。未来5~10年,人工智能人才匮乏的问题或会加剧。
对于人工智能人才,谷歌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资深研究员Dr。Greg S Corrado认为分两类,一类是那些能真正理解并运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工程师,另一类则是有创新意识和商业头脑的人才,能有效地将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更广泛地应用。
据LinkedIn(领英)发布的《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过去三年在全球范围内AI领域人才需求量急速增长,通过领英平台发布的AI相关职位数量从2014年接近5万个职位到2016年超过44万个职位。三年间职位需求量激增,不仅展现出人工智能在近几年以来的快速发展,也反映出背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缺乏。